從六月起,管理飲食、重量訓練,至今三個多月了。一切的開始,是為了參加會議,人要衣裝,舊的西裝外套套不下,臨時去買,一個晚上跑了五間店,結果不是超出預算,要嘛就是太緊繃。
那個晚上,有一種被世界遺棄的感覺。無法改變環境,就改變心境。無法改變衣服尺寸,就改變身體尺寸。
因此,開始了運動與管理飲食的生活。飲食上,利用網路上的計算機,求出自己一天可以吃多少熱量之後,利用 APP 記錄,盡量在不超標的範圍下,隨意吃(但晚餐會自己煮雞肉料理)。運動上,一個禮拜起碼重訓或跑步一次。
如此這般,兩個月,瘦了十公斤,從 102kg 到 92kg 。但最近一個月,沒用 APP 記錄飲食,但憑藉著前兩個月的飲食模式,加上運動,體重儘管沒有下探,至少還維持著。
前天跑步,昨晚重訓,今天渾身痠痛。(經驗上,做完重量30小時之後最痛,我還有得痛)
每次跑步跑得多一點,或是重量訓練導致肌肉痠痛,我都會想起村上春樹的小說《國境之南。太陽之西》的一個段落:
五月過去,六月來了。但島本還是沒出現。我想她大概就此離去了。她寫道「以後可能暫時」不能來。那「可能」和「暫時」兩個曖昧字眼的曖昧性使我苦惱。她或許有一天還會再回來。不過我總不能呆呆坐在那邊,等候著「可能」和「暫時」。這樣的生活繼續下去,我一定會變得沒出息了。總之我讓自己集中精神於忙碌中。我比以前更頻繁地去游泳。每天早晨不休息地游接近兩千公尺。然後在樓上健身房練舉重。大約一星期左右下來肌肉都開始痛得受不了。在等紅燈時左腳開始抽筋,幾乎有好一會兒不能踩離合器。不過不久我的肌肉就把那樣的運動量當做理所當然的接收了。那樣繁重的工作使我沒有空閒多想,每天結實地運動身體,使我能夠得到日常水準的集中力。我避免發呆的度日子。無論做什麼時都努力集中精神去做。洗臉時認真的洗臉,聽音樂時認真的聽音樂。實際上時間不這樣做,我會活不下去。(頁170)
我從來沒有運動量大到即便等紅綠燈,腳會抽筋的境界。就算大學時參加橄欖球校隊集訓的時候也沒有。第一次讀到這段十年來,時而自問:要操到甚麼程度,才會平時也能自然抽筋?
小說主角瘋狂運動,目的不是身體,而是心理。
而我呢?一開始運動是減重的輔助,後來則是看到肌肉的增長、身形的改善。但事實上,跑步的時候,我默數呼吸,專注每一步。重量訓練的時候,不帶手機,專心在重量帶給肌肉的折磨,組間休息也是數秒、調息。
外界越亂,心更要定。
訓練是非常單純的事情,有練進步,沒練退步。人生中這麼直來直往的事情很少了。要珍惜。
引用資料:
村上春樹著、賴明珠譯,1993,《國境之南‧太陽之西》。台北:時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