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7月26日 星期四

礦坑裡的金絲雀

近日因中國施壓,取消掉台中明年八月舉辦首屆「東亞青年運動會」(East Asian Youth Games)的主辦權,對此,蔡英文總統在 7 月 24 日的推特上說:




最後一句話提到「台灣是礦坑裡的金絲雀」。礦坑裡的金絲雀,這個說法,似曾相識。

翻找筆記,找到了。

在任雪麗(Shelley Rigger)《台灣為什麼重要:美國兩岸研究權威寫給全美國人的台灣觀察報告》這本書的最後一章「為什麼台灣對美國及世界如此重要?」其中一個段落,提到了楊甦棣常提到「礦坑裡的金絲雀」(the canary in the coal mine):


台灣的重要性在於它能證明民主制度可行,能證明美式同盟值得信賴,如此說法已存在多年。但隨著中國力量逐漸增長,另一種論述也逐漸受人重視。一如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楊甦棣常說的,這個論述認為台灣之所以重要,是因為它是礦坑裡的金絲雀,用來對中國的崛起提出警告。換句話說,中國對台灣的態度是重要指標,顯現出前者會如何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主角。一如薛瑞福指出:「北京的野心不僅止於台灣。但現在卻是台灣問題在推動中國軍事現代化,所以台灣對我們非常重要。台灣是一面分光鏡,我們可以從中瞭解並深刻觀察中國的發展」。更進一步來說,美國及其盟國如對待台灣,是讓別國觀察他們會如何因應中共擴張的一項重要指標。(頁302,粗體為原強調)


以上整段照抄。關於「礦坑裡的金絲雀」,書中的註釋是:「早期挖礦時礦工會攜帶金絲雀進入礦坑,用以偵測瓦斯、沼氣,以便發出警訊以供礦工避難」(頁303)。

因為想起這個段落,一掃只看新聞標題,甚至讀完總統推特之後的疑惑,也才理解為什麼會呼籲全球團結(global solidarity)。

我沒有評論,也不下判斷。只是抄書,並試著理解,我所不瞭解的事。


引用書目:
Rigger, Shelley著、姚睿譯,2013[2010],《台灣為什麼重要:美國兩岸研究權威寫給全美國人的台灣觀察報告》(Why Taiwan Matters: Small Island, Global Powerhouse)。台北:貓頭鷹。

大器晚成的故事都是愛的故事

   李安的電影「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」,改編自 班方登( Ben Fountain ) 的同名小說。李安據說大器晚成。李安 1954 年生,取得紐約大學電影碩士後失業六年,直到 1991 年的「推手」、 1993 年的「囍宴」,才漸漸站穩腳步。那年李安 37 歲。但是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