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Kenneth Waltz, Man, the State, and War (1959)
→國際政治理論(結構現實主義)大師,但這本沒讀過,Waltz最有名的作品應該是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(1979),也沒讀過。
2、 Jared Diamond, Guns, Germs, and Steel.(《槍砲、病菌與鋼鐵》)
2、 Jared Diamond, Guns, Germs, and Steel.(《槍砲、病菌與鋼鐵》)
→大師名著,沒讀過,只讀過前一本《Strategy of Conflict》若干篇章,很難,對我來說。
4、James Scott, Seeing Like a State: How Certain Schemes to Improve the Human Condition Have Failed. (1998)
4、James Scott, Seeing Like a State: How Certain Schemes to Improve the Human Condition Have Failed. (1998)
→耶魯大學政治系教授,著名區域專家(東南亞),著作包括1976年的《農民的道德經濟學》、1985年的《弱者的武器》)。大學讀過《農民的道德經濟學》,但全忘了。
5、 David Halberstam, The Best and the Brightest.
→沒讀過。只知道主題是美國介入越戰的決策失誤。作者另著有《最寒冷的冬天:韓戰真相解密》。
6、Robert Jervis, 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.(1976)
→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系教授,2000-2001年美國政治學會會長,這本書是 Jervis 的第二本書,還沒讀,正準備念他的第一本著作《The logic of imag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》(1970)
7、John J. Mearsheimer,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.(2001)(《大國政治的悲劇》)
→芝加哥大學政治系教授,攻勢現實主義、要跟台灣說掰掰的大師。
8、Ernest Gellner, Nations and Nationalism.(1983)
→民族主義(建構論)經典之一,另一經典為 Benedict Anderson 的《想像的共同體》。兩書初版皆為 1983 年。
9、Henry A. Kissinger, White House Years & Years of Upheaval.
→鼎鼎大名的季辛吉。我高中時讀過《大外交》,現在讀《World Order》(2014)。但這本沒讀過。
10、Karl Polanyi,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: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origins of our time(1944)(《鉅變》)
→讀過三次,不喜歡,沒想到這本可以當國際政治來讀。
5、 David Halberstam, The Best and the Brightest.
→沒讀過。只知道主題是美國介入越戰的決策失誤。作者另著有《最寒冷的冬天:韓戰真相解密》。
6、Robert Jervis, 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.(1976)
→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系教授,2000-2001年美國政治學會會長,這本書是 Jervis 的第二本書,還沒讀,正準備念他的第一本著作《The logic of imag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》(1970)
7、John J. Mearsheimer,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.(2001)(《大國政治的悲劇》)
→芝加哥大學政治系教授,攻勢現實主義、要跟台灣說掰掰的大師。
8、Ernest Gellner, Nations and Nationalism.(1983)
→民族主義(建構論)經典之一,另一經典為 Benedict Anderson 的《想像的共同體》。兩書初版皆為 1983 年。
9、Henry A. Kissinger, White House Years & Years of Upheaval.
→鼎鼎大名的季辛吉。我高中時讀過《大外交》,現在讀《World Order》(2014)。但這本沒讀過。
10、Karl Polanyi,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: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origins of our time(1944)(《鉅變》)
→讀過三次,不喜歡,沒想到這本可以當國際政治來讀。